close

冠狀動脈攝影 (亦即俗稱的心導管)

    冠狀動脈在一般的X光之下是看不見的,必須經由導管將顯影劑注入冠狀動脈內,才會在X光透視下顯影。冠狀動脈攝影是診斷冠狀動脈疾病最準確的方式,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血管硬化及阻塞的範圍和程度,進而決定最合宜的治療方式(藥物、氣球擴張術、支架置放術、或開心手術)。

    心導管術的施行是在局部麻醉之下進行,病人在整個過程中的神智均是清醒的。導管可以經由股動脈(腹股溝)或撓動脈(手腕)進入體內。在現代的導管室中,診斷性心導管術所引致的死亡率,小於千分之一。當醫師認為心導管術對病情的幫助大於其危險性時,就會建議病人接受心導管檢查。

下列病患有需要接受心導管術

1. 無法經由其他方式得到冠狀動脈疾病之確定診斷時。

2. 藥物治療下仍無法完全控制狹心症時。

3. 不穩定型心絞痛甚至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時。

4. 冠狀動脈疾病併發有心臟衰竭或嚴重的心律不整時。

5. 經運動心電圖、核子掃瞄或心臟超音波檢查後,懷疑有嚴重的冠狀動脈疾病

 

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 (PTCA) 及支架 (Stent) 放置

    冠狀動脈狹窄會造成心肌缺氧甚至壞死進而影響心臟功能。以往只能使用口服藥物治療,在治療成效不好時,只有接受開心手術一途。近年來由於醫學技術的進步,已可經由心導管術得到完善的處理。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就是將一個極細的氣球,由導管內穿入至冠狀動脈狹窄處,藉由氣球的擴張即可將狹窄處撐開,以改善冠狀動脈的血流,達到控制狹心症,改善心臟功能的效果。 

    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的成功率高達94%,死亡率約1%。一般而言,會發生生命危險的均是具有極嚴重的冠狀動脈疾病患者(例如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由於冠狀動脈疾病本身就是有危險性的,所以這個危險性應是可以接受的。

    氣球擴張血管之後,血管壁的動脈硬化斑塊會被撐破,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這不會有任何不良影響,少數時候斑塊的破裂太厲害反而會造成冠狀動脈的阻塞,這個時候可以藉由放置冠狀動脈支架(Stent)將破裂塌落的血管內壁重新撐起。有時候既使是冠狀動脈支架亦無法補救,就必須接受外科(繞道手術)治療。

    冠狀動脈支架(stent)是一種金屬製的網狀支撐物,附著在氣球導管上放人體內,在病灶處撐開後,就永久停留在冠狀動脈內,可以將血管壁支撐著不使其再阻塞。有一些情況是要考慮放置支架的 :

1. 用氣球擴張無法將狹窄的程度降到 30%以下時

2. 經氣球擴張血管後,造成血管內壁嚴重的破裂而導致血管阻塞時

3. 以往曾接受氣球擴張術,但又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再阻塞時

4. 曾接受繞道手術治療,而繞道之血管本身也發生硬化而狹窄阻塞時

也有一些情況是不適合接受支架放置的,例如血管太細小、太彎曲或是狹窄阻塞處太長時。一般而言,只要技術上許可,置放支架均可以得到比純粹氣球擴張更好的結果,由於支架較為昂貴,所以除了少數特殊情況外,健保均不與給付,病患必須自費負擔(一個人約 5 萬 至 6 萬元之間)。

 經心導管術治療後的注意事項

1. 冠狀動脈疾病,即使接受了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或冠狀動脈支架的治療,症狀已解除之後,患者仍需長期服用口服藥物(只是藥量、種類或可減少),其中特別需注意的是必須長期服用阿斯匹靈(有Aspirin,Tapal,Bokey 等名字) 。另外放置支架後一個月內需加服1- 2 種特殊藥物,包括Ticlopidine(有 Ticlid,Panaldine 等名字)及在服用這種額外的禁物時,都必須定期驗血。其他如控制血壓的藥物、控制血脂肪的藥物、糖尿病的藥物等等,均必須在醫師指示下規則服用。

2. 支架放置後,除上述之特殊藥物外,要注意的是一個月內應避免較劇烈的活,同時一個月內若是有復發強烈的胸痛,必須立刻回到醫院來處理(冠狀動脈支架被血栓阻塞的危險性為 1%,多發生在術後一週內)。

3. 冠狀動脈疾病可以經由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或冠狀動脈支架來改善血流緩解病狀,但是一段時間後仍有再阻塞的可能(這是一種目前尚無法控制的血管壁的修補作用) ; 這個可能性在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是30-40%,在冠狀動脈支架是15-20%。絕大多數的再狹窄均發生在6個月之內,對於再狹窄的處理仍以接受再一次的心導管擴張為宜。一般會建議病患在術後6個月再接受一次心導管檢查,也就是為了希望能盡早發現及時治療。

本文轉載自:心導管治療術--氣球擴張術 (PTCA) 及支架置放術 (STENT)


延伸閱讀:
心導管技術新知介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r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